河南新乡市的卫辉,这里现在虽然不太有名,但历史底蕴非常深厚,有3000多年的人文历史,出现了很多著名人物。 熟悉的姜子牙比干其实就是从这里来的。 因此,这里也留下了很多人文遗迹,如比干庙香泉寺望京楼孔子打磬处姜太公里园等
“自古拒谏之君甚于纣,古往今来死忠之臣惨于比干”。 北魏建立比干庙后,其实历代也有很多加封。 唐太宗李世民称比干为忠烈公,元仁宗为比干立碑,清代乾隆道光也在比干庙留下题诗等。 因此,比干庙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 北魏孝文帝的《吊殷比干文碑》唐太宗李世民的《祭殷太师比干文碑》清干隆的《比干御制诗文碑》等,干隆平时都用几行草书,这《比干御制诗文碑》是唯一的正楷
比干庙中最珍贵的石碑还是《孔子剑刻碑》,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发现的孔子真迹。 比干庙大殿后方的比干墓正面是清代日月丹心石牌坊,石牌坊后面立着高约2米的石碑。 虽然是旧时代,但很少能看到刻有“殷比干摩”几个大字。 孔子周游列国之际,怀着吊唁之情送去坟墓,于是挥剑为书削而复杂。 这块碑在庙前的围墙上,移动到了墓前
比干庙中还有另一个比较特殊的石碑《孔子剑刻碑》。 这也是国内唯一一件有关“林”姓起源的石刻文物,比干其实原叫“子干”。 因为土地位于古代比邑,所以被世人称为“比干”。 后来,为了避免纣王之害,躲在深山老林之间,后周的武王纣灭了。如今比干庙自然也成了林氏族庙,但奇怪的是,深受海边人欢迎的“妈祖”林默传也是比干后代,供奉在比干庙西边的大殿里
其实比干庙的故事还有很多。 其庙前的古砖道均为明朝官窑古砖,每道都有印章。 庙内的植物也是特有的,多是三叶无心的“空心菜”。 独树一帜的千年古柏《开心柏》《平冠柏》,既与比干的七眼玲珑心故事有关,也与正殿和拜殿前的牌匾“取义成仁”“取义成仁”“平冠柏”有关
比干的大名,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当时《明代林氏姓源碑》热播的时候,七光印象深刻,痛心不已。 比干庙虽然不是旅游胜地,位置也稍有偏差,但很有历史韵味和教育意义。 在了解历史故事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古建筑古书道之美,一举多得。 入场费也只有40元,凭借这座天下第一庙天下第一墓天下第一碑,值得一去参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