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如何教育,如何教育培养有身体残疾的孩子?
不要求残疾孩子学什么。而要跟距残疾孩子兴趣爱好,加从鼓励投入,,残疾孩子得到父母宠爱:又不限制残疾孩子兴趣爱好,,残疾孩子有自信心,自强心,心态好。父母会收到意外惊喜。美不胜收。
克洛西是哪部著作里的人物?
克洛西是出自《爱的教育》这本书。作者是意大利教育家亚米契斯。书中克洛西是个残胳膊的孩子,他的母亲卖野菜,他曾把墨水瓶打在老师的胸部,老师严厉批评欺负克洛西的孩子并饶恕了那四个孩子。
怎么能教育出孝顺的孩子?
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家长们教育孩子长大了一定要孝顺家里的长辈,一个孩子因为孝顺这项美德,也会被长辈们夸奖。
孝顺并不是孩子天生就能明白,就能去做的行为。教育孩子要孝顺没错,但是一定要选对方法,不要光靠讲道理。那么怎么让孩子学会孝顺才是正确的呢?
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学会孝顺呢?1. 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教育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成长环境是父母造就的,年纪还小的孩子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爸爸妈妈,孩子也会学习爸爸妈妈的一举一动。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以自身为榜样,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去孝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2. 家长通过讲故事、观看影片教育
很多的孝敬父母的故事都是我们从书上看来的,比如“卧冰求鲤”、“彩衣娱亲”还有“黄香温席”等等。一些教育片段也可以用来教育孩子孝顺,比如曾经很火的“妈妈洗脚”。
家长小时候能从这些故事中学习,并且变的孝顺,那么给孩子讲这些故事,孩子也会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关爱老人。
3. 家长通过适当的奖励教育
当孩子做出了一些孝顺的举动,家长应该马上夸奖并给予奖励。奖励可以是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者是拥抱亲吻等,目的是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举动是正确的。
孩子得到奖励,下次还会去这样做,慢慢养成习惯,孝顺就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4. 家长通过适当的惩罚教育
当孩子作出对长辈不礼貌的举动,家长应该马上制止并给孩子小小的惩罚。比如孩子比较活泼,就让他安静的罚站一会。
等孩子冷静下来就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不应该对长辈不礼貌,这样孩子才会明白道理,对待长辈应该尊重并且有礼。
5. 家长通过公开收支教育
把孩子当成家里的一员,平等的对待他。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赚钱养家的辛苦,并且让孩子了解养一个孩子要付出的精力和金钱。
但是这里有需要注意的一点,教育孩子赚钱辛苦但是要以平和轻松的口吻叙述,不要带有抱怨。
许多家长带有抱怨的对孩子说自己的辛苦不易,孩子就为认为自己是多余的,时间长了就会变的不自信、做事畏手畏脚起来,所以这里要注意态度。
家长教育孩子孝顺没有错,首先是自己先做到孝顺长辈。教育本身就是一件长久且复杂的事情,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做到有耐心、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把孩子教育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宁德特教老师殴打残疾学生?
特教老师殴打残疾学生,让人气愤,依法依规处理,迫在眉睫,但我们还需要思考背后隐含的问题
据东南网报道,6月12日,宁德一微博网友反映,特殊教育学校老师殴打残疾学生。该事件发生在6月3日,视频中,黄衣女子连踹学生多脚,并用书本和伞抽打学生脸部。网友还称,该老师停职一周后继续上班。
6 月 15 日,宁德市教育局发布通报称,接到学校报告后,第一时间派出调查组对相关教师的失德行为和学校处理情况进行调查。
一,特教老师真的不容易,我们需要多一些理解三水三心工作数十年,但从未真正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过,只是由于工作关系,曾经到特殊教育学校参观了解。说实话,看到那些智力低下的孩子,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的孩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父亲,三水三心感到心情真的很压抑。但看到那些老师,牵着孩子的手,带他们做游戏、教他们认字,很多时候,还要给他们擦屁股,喂东西吃,那种爱心、耐心,又让人莫名感动。
后来,我们区域实行全纳教育,我所在的学校,也接受了几个特殊儿童——作为接受普通教育背景的老师,面对这些特殊儿童,有时候真的有些无能为力。有一个孩子,每天见到我,都叫我三舅——连他妈妈都不知道他有个三舅。我也是哭笑不得,但还是高兴的答应下来。
所以,这件事情发生后,看到铺天盖地的指责和谩骂,我还是想说一句,特教老师,真的很不容易!
二,没有足够的耐心,这样的特教老师我们不需要但即便是这样,作为特教老师,首要的就和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爱心——只有充满爱心才能真切地投入到特殊教育当中,使特殊人群感受到人们对他们的关爱、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让特殊人群的心理得以正常的发展。
我曾经与一名来自香港的特教领域的老师交流,从她的眼睛里,我看到的,是爱,是大爱!反观这名老师,从视频里我们可以发现,她已经是情绪完全失控了——作为特教老师(或者说任何一个老师,任何一个人),情绪失控,都是极有可能酿成大事故的。
所以,这名老师的行为,包括在追逐击打的过程中,嘴里所说的“脏”“恶心”这样的字眼,确实表现出这个老师不适合做这一领域的工作——如果特殊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爱干净、懂礼貌,他还需要接受特殊教育吗?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期待当地教育局,依法依规处理,特别是依据《教师法》第37条的有关规定,对这个老师,予以相应的处理,以达到惩前毖后、以儆效尤的目的。
三,通过这件事情,我们还需要挖掘特殊教育所面临的难题但我们分析问题,不能仅仅是就问题来分析问题,有些时候,还需要站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下,来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源,这样,才有利于从体制机制上,用系统思维,整体解决。
1.我国特殊儿童数量众多。
据北师大钱志亮教授的《中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报告》中介绍,0-18岁的残疾儿童约1289万,义务教育阶段(6-14岁)750万,其中,仅智力残疾就有513.5万,占比达到68.7%!
2.特殊教育资源极度紧缺。
根据教育部《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107所,比上年增加27所,增长1.30%;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60万人,比上年增加0.28万人,增长5.20%。 全国共招收特殊教育学生11.08万人,比上年增加1.93万人,增长21.11%;在校生57.88万人,比上年增加8.71万人,增长17.71%;特殊教育毕业生6.94万人,比上年增加1.02万人,增长17.30%。 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招收的学生5.66万人,在校生30.40万人,分别占特殊教育招生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51.10%和52.52%。其实,从总量和教育部公布的数量来看,现有的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而现有的教师,与实际需要相距甚远,做一个简单的数据运算,现在特殊教育的师生比是1:10.33,与普通教育差别不是太大(城市高中为1:12.5),可是,从教育难度来讲,差别太大——很多时候,特殊教育儿童需要1对1的教育!
所以,看到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这个老师被停职一周之后,就回到了岗位上——因为人手不够啊!
3.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培训相对滞后
而对特殊教育而言,教师队伍的培养也是一个大问题。目前,专门针对特殊教育的师范类全国并不多,很多老师都是接收普通师范教育之后,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大多是暂时没有更好的工作)而从事特殊教育的。
如果我们对这名体罚特殊儿童的老师进行深入调查,大概率认为,该老师并非特殊教育专业!
总之,特殊儿童也是祖国的花朵,而这一事件,从侧面显示出我们的特殊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来解决。
关于【残疾儿童如何教育】和【如何教育培养有身体残疾的孩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