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有什么教育机构,若是评选广东省的十大历史名人?
热衷于评选各领域的“十大”,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乐趣所在。对于入选要求,有些领域的标准比较明确,比如“十大畅销旗舰手机”、“十大畅销豪华车型”等,只需根据权威统计数据就能轻易得出结论了,但对于诸如“十大历史名人”这样的榜单,由于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一千个人可能就有一千个答案。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广东省十大历史名人的评选就是个无解难题,只要我们先制定一个具备普世意义的评判标尺,依然能给出一个还算客观像样的结论。
个人认为的广东十大历史名人的标准为:在各领域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甚至从某种层面还有一定的唯一性。有了这样一个基本标准,我们就只需设定领域了,只要领域选择得当,这十大名人也就不会有太多异议。
1、思想领域:广东中山人——孙中山先生
在前不久的国庆大阅兵上,孙中山巨幅画像的出现就是个必然,作为革命先行者,先生从意识形态上发肇了国人的反封建帝制、反帝国主义的思维,唤醒了整个中华民族。
甚至连毛主席也称要“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遗志”,这等于从源头上承认了新中国的创立与孙中山伟大的革命精神息息相关。
孙先生不但要入选“广东十大历史名人”,还必须稳居首位,否则就会引发人神共愤。
2、政治领域:广东梅州人——叶剑英元帅
其实,如果把叶剑英元帅划归到军事领域也非常合适,但为了不占用下面单独列出的军事历史名人名额,就索性不让叶帅跨界了。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军、政治家、军事家,叶帅早在1927年就策划、指挥了广州起义,后来历任八路军参谋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长、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要职,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3、军事领域:广东乐昌人——薛岳将军
在风起云涌的抗战时期,广东涌现了一批抗战名将。诸如叶挺、薛岳、张发奎、吴奇伟、罗卓英等,无不在各种岗位上对抗战事业做出了贡献。
但如果根据前面所制订的标准——典型性、代表性甚至唯一性,可能薛岳将军更适合作为军事领域的名人样本。有关他的战史和战绩,在此就不必列举了,毕竟大家几乎都能如数家珍了。
4、科技领域:广东恩平人冯如及广东南海人詹天佑
冯如为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飞行家,被称为“中国航空之父”,他对中国航空事业的重要作用无需多言;詹天佑则有“中国铁路之父”的美誉,目前世界领先的中国高铁从某种意义上也有他的一份隐形功劳。
5、文化领域:广东番禺人——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及广东开平人——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
6、体育领域:广东顺德人李小龙及广东南海人叶问
这师徒两人,一个作为享誉世界的武术家,一个作为咏春拳的一代宗师,对传播推广中国武学的作用,怎么说都不算夸大。
7、教育领域:南海人康有为、新会人梁启超师生
这对师生不但先后开办过万木草堂、长沙时务学堂,并领导过北京、上海等地的强学会,还成为了晚清时期万千民众的“精神导师”。
以上七大领域合计共有11位历史名人,那一个好像都无法排除。个人觉得,不必局限于所谓十大,十一大貌似也不错嘛。
如何看待靠农民工起家的广东湛江的吴川市?
“扛起铁锤就说吴川话”,这是湛江一句老话。什么意思呢?其实是调侃吴川人不顾脸面,为了挣钱,啥累活贱活都干。过去大家都穷,吴川坡头人也不例外,但吴川人凭着敢为人先、敢闯敢拼的精神,勇于尝试各种行业。改革开放以来,百业待兴,到处都要起楼盖房,吴川人率先投身其中,先是当农民工,后来当小工头,后来就当总包,最后当上房地产大老板——很多吴川成功人士都是这条路。吴川人除了建筑业,还涉及制造业,如吴川的塑料拖鞋就很出名。还有废品回收,也就是拾荒,与脏乱差为伍,但为了生存,他们也肯做。
行行出状元,我外父佬是吴川人,个头不高,其貌不扬,也是农民出身,后来出到城市做农民工,什么工都做,最后选择了经商,选择的行业是做药材。两公婆赚到钱后就到处买地买房,所以晚年生活还比较宽裕。外父佬一家给我的印象就是,头脑灵活,勤劳肯干,又比较现实,不满现状(特别是我的现状),忧患意识强,典型的吴川人性格特征。奇怪的事他自己经商,却不要求儿女经商,而是让他们好好学习,读大学,当公务员,或许这也是他对审时度势的现实选择?不管怎样,说明他思维非常灵活,适应现实需要。
说实话,我村那边的人虽然也勤劳肯干,但思想相对于保守,不肯从事新的行业,往往是几代人都打渔为生或开个铺仔或种点花生番薯,没有突破。有工做的时候,又嫌累,或是打打奖度日。不过近年来,我们村人也将教育看得很重,我家族也出了几个大学生。村里人也慢慢开始尝试新的行业,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家乡越来越好吧。
未来湛江发展趋势怎么样?
作为一个常在湛江的南通人,讲讲我的看法。与南通一样同属首批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湛江确实属于发展慢的。改开之初许多先发展起来的城市得益于外资企业,这在当时国内资本不足需要大量资金的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改开四十年,国内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民营工业经济的兴起,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国家不会再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国有企业,湛江目前的经济规模(GDP)只达到南通1/3,两市人口基数差不多,那么湛江目前的状况可想而知!那么在工业基础差的情况下,湛江未来发展只能依靠湛江人民自己,勤奋努力才能有美好的前景。政府如何主导、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未来很重要,否则,只能会差距越来越大。美好的祝愿是空洞的,作为一个热爱湛江的外地人,更希望湛江能够实实在在的发展。
贴春联不分左右怎么办呢?
春联是年年过年都必须要贴的,那么回家过年时,农村老家的长辈经常会说,你们是读书人这个春联该怎么贴上下联呢?
这个时候如果都不知道,那岂不是丢人丢大了?
古人对对联是基础课程,像于谦、纪晓岚等人都有几岁就开始对对联的神通典故,作为现代人虽然大多数人已不纯粹靠这个显示才学,但一些基本的常识还是要知道。
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注意好以下两点,就可以在大家面前愉快的装逼了:
其一,春联是从右往左读。
与现代人的读写习惯不同,古文学一直是竖排,从右往左念,因此春联需要遵循这个规矩。右边的是上联,左边的是下联。
其二,上联的最后一字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字是平声。
平仄是古人做诗(律诗)词、对联必须讲究的一个原则,这样写出来的诗词可以赋曲的,加上韵律是可以唱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诗词那么美,读起来那么有韵味了。
而对联的要求是,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生,即所谓仄起平收。由于平仄经过千年语言的变化已经不能够完全与现代的声调相对应,但大致规律还是没有变的。一般来讲,一声和二声的字都是平声,而三声和四声的字都是仄声(有极少数例外)。有极少的情况都是平声或者都是仄声,那么根据语言习惯来就可以了。
所以,看春联的两句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就可以判断哪联是上联,哪联是下联了。
那么,搞清楚了上联和下联,搞清楚了先读右边再读左边,就简单了:三声和四声字结尾的那一联在大门的右侧(面向大门),一声和二声字结尾的那一联在大门的左侧。
我是子彧,文史爱好者,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关于【吴川有什么教育机构】和【若是评选广东省的十大历史名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