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学校教育如何可能,学校教育和课外辅导机构哪个靠谱?
学校教育与课外辅导,谁靠谱?
先说结论,必然是学校教育靠谱。
有没有例外,也有!
就是你把学校里最好的老师叫出来按照教材与教学计划完整的给孩子一对一的教一遍。
缺点是可行性不是特别大,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
你说校外辅导班会教一些看起来很厉害而且学校不教的东西,这是过去经常见到的现象,不过是“过去”。比如什么掰手指的珠心算,七天真,右脑开发,印度乘法。现在也不是已经OUT了,不是么?(当然,淘汰与否也与城市本身有关,越是大城市,这些东西淘汰更新的越快。现在依然有很多四线城市在教七田真呢。那些培训机构教孩子蒙住眼睛偷看东西的新闻,不都是一些三四线城市爆出来的么。大城市他们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骗钱的。)
我们来从两个角度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你说的没错,“数学是一个很严谨的问题,不是靠投机取巧就能学会的。”同时,教育本身也是很严谨的。严谨到我们需要考虑教什么,教多久,教到什么程度。需要如何教,需要如何判断教学反馈,需要如何巩固,都是需要有一定的衡量标准的。
那么这个标准来自哪里?国家制定的呀,大纲国家制定,细节可以把握。但这个大纲是很重要的啊!大纲里怎么就没有这些珠心算、右脑开发、七田真、印度乘法之类的东西呢?如果这个是真的有效的,是真实能够提高学生成绩的,能够切实的提高学习的投入产出比。那么国家怎么没有把这些东西加入到教学大纲里呢?甚至课外练习也行啊。
我们设想一个场景,医院ICU当中,病人大出血。医护人员正在紧张抢救。这时候进来一个打扮的奇形怪状的大师,高喊“大家住手,看我做法,召唤神仙来救治此人。”
他要真有法子,国家早把他聘来做所有医生的老师了!
其次,现在的辅导机构已经不会这么明目张胆的教这些反智的东西来坑人了。上面也说了,那都是几年前甚至十多年前用来骗人的“把戏”而已。现阶段的“把戏”要比上面那些高级多了,毕竟骗术也要更新换代,不是么?更何况现在的校外培训大部分还真的不是骗术了。(顶多算是教的不好,但谈不上骗。)更何况还有一些校外培训是有一些斤两的。
十年前,我们这里一所新开的校外培训班就很会玩这种套路,他们先找了我们这里最火热的私立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一贯制。尤其是初中部,非常厉害。)告诉里面的学生,我们培训班免费讲课。你们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免费来听课,答疑解惑。确实吸引了一部分学生来听课。他们的玩法是让学生带着自己学校内部的试题出来,然后以给学生讲题为幌子来将这些内部试题进行复印。然后利用这些试题在社会上招生,打出的口号就是“我们能帮你们的孩子考入XXXX学校”
起初,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几乎搜刮遍了这所私立学校的试题。从而真的从他们辅导班考进去几名学生。然后他们大打广告。一时间成为了我们这里最火热的校外辅导班。甚至放话自己辅导班与那所私立学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时间风头无二。
后来就搞笑了。这所私立学校的领导也不是这种任人偷题做噱头还能放任不管的性格。最后略施一计。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让这家校外培训班瞬间冷却了。还赔了很多钱给学生家长。
知道内情的人都评论说这个私立学校的领导 “贱的可爱” 。哈哈哈。
所以说,学校教育是基础,是大餐。课外辅导是零食。零食可以吃,但如果想当饭吃,就要做好营养不良的准备。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没有理想?
朋友的女儿参加了今年的高考,朋友为此全职陪考。本以为高考结束就算完事,殊不知,接下来的填报志愿更让她寝食难安,孩子没什么特别的爱好,高考成绩不出彩,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对于这样的孩子,我想父母肯定跟着着急,然而等到高考这个节骨眼上了,父母才跟着着急,似乎有些晚了。
作为父母,我们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理想。前提条件是孩子得有理想。而孩子的理想不是凭空出来的,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而渐渐埋下的。如果父母不注意平时对孩子的影响和引导,孩子没有理想也是件自然的事情,特别是在我们相对富裕的物质条件下,孩子们受到劳动激励,遇到危机的机会都很少。
父母该如何从小在孩子心里埋下理想的种子呢?1.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3岁以后,父母就该有意识的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如孩子是否爱说话,是否喜欢做手工,孩子对唱歌、跳舞是否有兴趣?有的孩子到广场上玩,看到别人在跳广场舞,都会跟着扭动小屁股,有的孩子说话声音很动听,而且总喜欢与人聊天,讲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像这种孩子能够明显的表现出某一倾向的,父母都可以在孩子幼儿期间开始重点培养。
有的孩子并没有这么明显的倾向,父母可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通过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孩子的表现,找到孩子的兴趣点。还可以通过阅读,让孩子了解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认识不同的职业,了解社会风情,感受社会发展。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激发内心的使命感。
对于12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通过行为测试等方式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性格特点、思维特点等,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在优势方向上找到与理想的契合点。
2.帮助孩子找到榜样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是不是空话,那得有榜样的人说了算。你是不是孩子的榜样?这个问题,父母应该时时掂量下。最近学到一句话“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如果我们能坚持学习,生活有理想,奋斗有目标,一般来说,孩子也会从小有理想,虽然15岁之前他们会换几次理想,但15岁之后一般理想就会越来越稳固了。向着理想勇敢前进的孩子一般都不会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迷茫。
3.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参与到实践中来父母对孩子大事小事从小包办,孩子没有了选择空间,也就没有了思考空间,至于理想也往往在包办中被弱化了。父母要勇于放手,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人、不同的职业,感受到成就感。能够激起他们更多成就感的地方往往就是孩子们要寻找的理想乐土。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童行教育
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非常重要?
我的理解,家庭教育优于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一辈子的导师。
父母就像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在做什么,孩子就依葫芦画瓢。你站得直他们也站得直,你走得歪他们也走得歪。因为他们无条件相信父母,父母是他们睁开眼来到这个世界,看到的第一张脸。他们没有理由怀疑,父母会做错。
那我们会不会做错,试问一下自己?既然会做错,为什么不改正,为什么不肯在孩子面前承认,那又会怎么样,少块肉?丢了面子?这一切都是你的臆想,其实你什么都不会失去,反而会赢得孩子的尊重、信任。你看这笔账要怎么算,你应该心里有底了吧!
很多父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会跟风给他们报很多课外班。请问你有没有问过孩子,他们喜欢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没问过对吗?那么,你的孩子给你的反馈是认命、抱怨、还是走极端,你又对他们的反馈有做出过回应吗?还是利用父母的身份实施高压政策?当然,我无权评判哪一种方法才是最好,也不能否认你们对孩子的爱,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有一本著名的亲子教育书《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风靡了整个教育界,一句话道破了玄机,建议大家抽空都去读一读。我们不光是要学习怎么教孩子,还要学怎么当父母。
就比如说我跟孩子之间的相处吧,我以前也是会用暴力的语言来达到教育他的目的,可是久而久之,这起不到成效,不但不会长记性,还会跟你有距离感。我也深深地反省,为什么会这样,我是为他好啊,我这么爱他。但我通过看了一些书,听了一些课程,才恍然大悟,原来我都是靠自己的想象在育儿,再这样下去,只会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痛定思痛,改!你要相信自己,你的诚意孩子是能感受得到的。当然我还有很多需要学的。
父母和孩子这一对法律关系是最微妙的,因为这里还牵扯了血缘关系。所以当我们遇到孩子做出很出格的举动,或惹下很离谱的麻烦时,我们不能简单粗暴的用武力解决,也不能放任不管,这是个大学问,不是我这个新手妈妈靠几百字的文章就能说得清楚的。我们终究还是在纸上谈兵,真正实践起来还是会有难度的,这点是肯定的。因为有难度才要学啊,是不是这个道理。
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孩子的蜕变,父母的成长!
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好课吟》
自古好课启慧门,
从来良师育高徒。
欲求育人严修己,
未曾收徒先做人。
钻研教材得神魂,
深知众生种种人。
目标重难关键点,
分派众将攻城门。
培养自教自主人,
激发自学合作情。
启迪探究奥秘法,
指导创新兴趣门。
千里采来百花红,
万蜂酿得蜜香醇。
心血酿得杜康洒,
精取一杯授生徒。
师如园丁育花人,
课如光温水气魂。
今日种下百花籽,
他年育成桃李林。
关于【好的学校教育如何可能】和【学校教育和课外辅导机构哪个靠谱】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