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规有哪些,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有哪些?
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列举如下: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是指党和国家颁布实施学前教育政策及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十五号);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6月6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六十号);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
5、《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5号);
6、《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2011-12-12);
7、《幼儿园管理条例》(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4号);
8、《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 第23号);
9、《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3〕13号);
10、《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国家教育部2012年10月15日发布);
11、《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
12、《幼儿园教师管理条例》(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令第188号发布)》;
13、《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发改价格〔2011〕3207号) ;
14、《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1994年12月1日卫生部、国家教委发布);
15、《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
16、《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妇字〔2010〕6号) ;
17、《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2号);
18、《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0号,2000年9月23日发布实施)
19、《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2007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意见》(教基厅[2007]3号)
20、《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88]教基字108号];
21、《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劳人编[1987]32号);
22、《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国办发[2003]13号)。
2000年颁布的学前教育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十五号);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6月6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六十号);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21教育机构改革政策地区?
2021年,中国教育将继续发生深刻变革,根据教育部近日发布年度工作要点,该部将重点推进7大方面39项具体工作。其中,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方面,教育部将多向发力。
关于广受关注的中国教育发展规划,尤其是“十四五”发展蓝图,教育部提出今年工作目标任务:编制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质量规划。具体来说,教育部将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教育部分的编制工作,编制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此外,继续推进教育制度建设,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涉及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等。
在区域教育发展方面,教育部将引导东北地区高校和职业院校在服务东北振兴中提升办学实力和影响力,统筹协调在京高校参与和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优化。加快建设长江教育创新带,开展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推动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教育资源互通共享的区域性协作机制。
教育部提出,将继续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教育部将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指导各省(区、市)、各部属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全面清理规范,制定实施工作清单。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学校进行试点。在高考综合改革方面,教育部将深化高考内容改革,进一步规范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招生。中考招生录取综合改革试点落地省份在省域范围全面推进招生录取综合改革。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教育部贯彻落实相关文件,指导各地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持续开展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推进《教育督导条例》修订工作,推动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组成的完整教育督导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此外,教育部还将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积极发展“互联网 教育”,全面保障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优化全球布局,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国际合作。
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有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和道德品质,也是社会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业道德规定了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应该有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不仅要求教师必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还要求教师要遵守教育的法律法规,履行教师的职责,不能违背法律法规给教师规定的行为规范,也不能违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师首先需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勇于在教育事业中奉献自己;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高度负责,认真地备课、上课,认真地辅导学生写作业;
3.教师要认真的给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不能敷衍了事。 教师首先应该关爱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随意的体罚学生;其次,教师对待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公平公正;最后,教师还需要保护好学生的人身安全,关心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主要的职责。首先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遵循教育的规律,使用素质教育的方法,不能随意的进行;其次,教师教导学生时,要循循善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因材施教;最后,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于【教育政策法规有哪些】和【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