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怎么教育孩子,应如何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普通家庭,父母做好三件事,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每一个父母,都想尽一切努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精力和财力都有限,如何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呢?
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因为一万个家庭就有一万个状况,普通与普通也有着千差万别。
我也是万千普通家庭出来的普通孩子,现在是一位职场宝妈。
我总结了我父母教育孩子的做法,并加以改进用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感觉很棒!
以交流为目的,我总结了如下三点。与所有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一起成长。
先介绍下我自己。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家境非常一般,有时候解决温饱问题都有困难。
家里 共有兄弟姐们三个孩子,克服很多困难后我们 都读了大学,现在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目前我的弟弟自己创业经营一家外贸公司,妹妹博士毕业在大学任教。
我是一名应用化学专业高级工程师,在一家行业内全球领先的公司做技术支持,同时我还攻读了同济大学的MBA,兼职企业管理公司的高级顾问,国际职业培训师,以及培训俱乐部的梦想合伙人。我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6岁男孩的妈妈。
以下是我总结的三点:
一、让孩子感觉到安全与被爱
关于安全感以及爱与被爱,有很多心理学家做过专业的理论解读,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仅提供两个让孩子感觉到安全与被爱的做法。
做法一:经常发现家人好的行为,并当着家人的面提出鼓励与感谢。
例如爸爸发现妈妈今天做的菜好吃,就可以在饭桌上说:“妈妈今天做的菜真好吃,我要多吃一碗饭了。妈妈今天做菜有什么秘诀吗?”一定要及时当面表达,否则过期作废。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当你努力去发现一个人的良好行为时,一切都变的不一样了。自己心情好了,家里和睦了,孩子开心了,然后就是良性循环。
做法二:如果在家,每天至少花30分钟陪孩子玩或者运动。这个30分钟是完全给孩子的,丢掉手机,也不要聊孩子的作业,就是和孩子一起玩,不管孩子大小。不要问为什么,只要你能做到。
二、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目标,并执行
和孩子一起制定自己家庭的10年、5年和1年计划。这个计划一定要包括每一个人,同时把1年的计划分解成每个月的计划,制定出家庭成员每个人的每月计划和每日行动安排。如果孩子三岁以内,请先自己制定计划,认真执行并等他长大后再修订。每个月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执行好的家庭成员给与鼓励。这个行动成功的重点在于家长自己要按照计划每日执行,特别是按照计划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三、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或者新技能
不管是不是出于对孩子的教育,这个时代都需要人不断学习。当然有学习氛围的家庭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先确定一个学习的计划,比如学习英语或者学做馒头都可以,然后在家庭中宣布自己的计划。按照计划执行,并且持续跟进,直到学会为止。给大家举一个我妈妈学拼音打字的例子。好多年前了,我妈妈意识到用电脑不会打字可不行,但是流行的都是拼音输入法,于是她就决定学拼音打字。这个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学拼音,第二个是打字。她计划1个月学会拼音,半年内实现每分钟打字60个。于是她买了小学生的拼音书和挂图在家里,每天晚饭后都学习30分钟,每个字母抄写10遍。我们以为她是开玩笑的,后来她坚持10天后我们就觉得她好厉害,后来她真的在一个月内把拼音学会了。一个月下来有一个额外的收获,为了不影响她学拼音,家里人吃完饭后都不看电视了,弟弟学英语,爸爸看养生的书,都有收获了。后来我妈妈真的可以打字了,速度没测试过,但打字聊天还是挺快的。我们都不好意思在她面前说学东西太难。当大人学习时,特别是大人认真学习时孩子都不好意思不去学习。
如果说好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培养成马云这样级别的成功人士,那么我从不敢奢望,最起码这是个小概率事件。
如果说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将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家庭还有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比自己生活的更好,那么父母做好以上三件事,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愿我们遇见孩子,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男孩应该怎么教育?
一、尊重男孩
对于男孩来说,在生活、学习中对他们表示尊重非常重要。
和女孩相比,男孩对伤自尊的言行有更强烈的私人感受。
对男孩来说,他们又不那么善于公开表达和回应尊重。
所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正确地对男孩表达尊重十分必要。
表达真诚,在交流中,不是编造与尊重有关的谎言,始终以真诚而尊重的方式说话。
不过度使用“我尊重你”这句话。如果说得太多,孩子会觉得你不真诚。
如果表达的方式不恰当,表露出了轻视,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二、培养男孩的独立性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
美国教育家罗伯特博士也提出,现代孩子教育有十大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独立性。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之后有所成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当一个孩子具备了独立性,就拥有独立思考、选择、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应对各种生活的挑战,在未来的生活中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让男孩们参与制定规则,让他们有掌控感,执行时也会更配合。
当孩子有独立的需要时,比如自己吃饭、穿衣服、打扫卫生。
他们需要表现的机会与合理的引导。
所以,父母舍得放手,不包办一切,是十分必要的。
理解、放手,鼓励、赞许是对男孩独立的最好支持。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需要从小、从日常生活开始。 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孩子学习上的独立自主。
三、培养男孩承受挫折的能力
承受挫折的能力,对男孩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承受挫折能力较弱的孩子,更容易依赖别人,难以独立,也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所以,让男孩成长,家长不要事事包办,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家长要根据孩子面对挫折的表现,对其进行引导。
家长以身作则,让孩子明白,人人都会遇到挫折,重要的是遇到挫折后,如何去解决问题,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家长应如何教育孩子做人?
谢谢悟空邀请,不胜荣幸。
父母是原生态的,孩子是再生态的。每个孩子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折射着父母的影子。欲有会做人的孩子,必先有会做人的父母;欲有会做人的父母,必先有良好的教育。
有爱心会分享常言道:子不孝,父之过。由此可见,从古到今,孩子的教育,都离不开父母。父母是孩子接受人生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尤为重要,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父母要言语中有爱,多给孩子讲一些有爱心的故事。行动中有爱,多带孩子亲近自然,告诉孩子保护植物。多带孩子去动物园,告诉孩子要保护动物。教育孩子要学会分享,克服利己、自私的行为。教育孩子要与自己的伙伴、玩伴、学伴友好相处。孩子的爱心需要父母的爱心来培养,只有父母有爱心,才能培养出孩子有爱心。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必然会懂得爱、懂得感恩、懂得尊重;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一定是心地善良、乐于奉献、乐于助人;懂得父母关爱的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心理承受能力强、人际关系好。有了家庭和睦有温度的关爱,孩子才会去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朋友、爱家乡、爱学校、爱祖国、爱民族,爱生命……
有礼貌敬他人良好的家庭教育,有教育素质和教育能力的父母,必然会培养出懂礼貌的孩子。为了保护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的个性,父母要给孩子创造更多的语言学习、交际、锻炼机会,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假期多带孩子外出,在开阔视野、开阔眼界中培养落落大方的孩子。要从小培养孩子学会聆听的好习惯,大人、长辈说话时孩子不插话,客人、朋友说话时,孩子不插话,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懂得聆听,等他们说完之后,再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会有效帮助让孩子从小明白,与人交谈是以尊重他人为前提,来开展的言语对话、言语交际和言语沟通。懂礼貌的孩子一定是热情好客,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他会主动向客人打招呼,主动向客人问好。到家里来小朋友的时候,他一定会拿出自己的零食和小朋友分享,一定会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互动……
守规矩会学习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培养孩子守规矩、懂秩序,必先要在家庭教育中帮孩子树规矩,让孩子知规矩。一旦孩子出现无故偷懒、不听话、挑三拣四、无理取闹时,父母不应该以责骂的手段去惩罚孩子,而是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慧眼 ,让孩子明白自由基于规则,自由不是放任。要让孩子们对时间感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不按时起床、不按时睡觉、不按时吃饭、不按时上学是错误的。要让孩子对时空感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不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闯红灯,墙壁上乱涂乱画也是错误的。父母希望孩子学会会学习、会生活、会运动的规矩,不等于不准孩子这样、不准孩子那样;父母希望孩子守规矩,不等于限制孩子的自由;父母希望孩子守规矩,不等于批评、体罚;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等于约束;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等于孩子犯错时不准孩子吃饭,不准孩子睡觉;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等于限制孩子的想象的空间和潜能发挥……
有担当知荣辱孩子的教育,不可能从头再来。要想培养一个明是非之荣辱的孩子,首先就要让孩子明确什么是责任。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养花、养草、养宠物的家庭,多给孩子提供照料家里的花草和宠物的机会;孩子的事情不能包办,要给孩子提供做他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的机会;给孩子提供收拾房间的机会,给孩子提供收拾玩具、学具的机会;一但孩子因自己的行为不当而造成物品损坏的时候,要让他承担责任;孩子在学习、生活、活动、做事中遇到困难、挫折或不顺心的时候,要用乐观的心态,引领孩子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面困难、直面苦难,一个有担当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知道别人为乐;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一定会结下好人缘;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一定会使自己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同样能够赢得他人的关注与尊重;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必定会有家国情怀。
家庭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情怀的教育,是义务的教育,是责任的教育,是根的教育。家长想要教育孩子学做人、会做人,要先要教育好自己会做人。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是若水:专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孩子成长,专注悟空问答。谢谢阅读!欢迎关注!(作者原创,版权所有) (图片3来自网络,联系必删)2020年1月2日
2周岁大的儿子?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2岁大的儿子,从乖顺到叛逆,作为父母该如何教育?这个问题,估计大部分家长都遇到过,很多育儿书里面也说,两岁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是可怕的两岁,两岁的孩子经常发脾气,扔东西,动不动就哭,不听话,叫他往东他偏往西,等等。两岁的孩子让很多父母都抓狂。
可是父母有没有想过,两岁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叛逆吗?
我想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孩子其实叛逆是因为父母成长太慢。父母的成长跟不上孩子的成长。两岁的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而父母却还在把他当作襁褓中那个没有自我意识、全部依赖父母的小婴儿对待。孩子动一下这个又说不可以,孩子爬一下桌子又被抓下来,孩子捡一下泥巴又被拍掉……等等。阻止孩子的一切探索,体验行为,孩子能不叛逆吗?
比如,你正在玩水,玩的正起劲的时候,突然有人一把把你拉走,还跟你说,不可以玩水,你会不会生气?
孩子也一样,父母总是在阻止孩子的某些行为,孩子表达能力又不好,只能通过哭闹,发脾气来表达。
面对孩子“可怕”的两岁,父母该怎么做呢?1.把家打造成安全房
孩子两岁的时候,好奇心及强,看到什么都要摸一摸,动一动,一刻都停不下来,横冲直撞的,跑个不停。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改变身边环境,把房子打造成安全房,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能够激励他的环境。让孩子尽情的玩耍。
我家孩子两岁的时候,我都是把孩子能够到的危险品或贵重物品挪走。给橱柜尤其是矮柜装上安全插销、给电源插座安上保护盖、给楼梯装上结实的安全门。给桌子凳子的脚包好,同时,把适合孩子的东西放下来,这样他就能摸一摸、研究一下它们,还能拿它们做实验。
孩子玩时候,我在旁边看着,不让危险事情发生就好了。
2.充分尊重孩子的体验权,探索欲
体验是孩子汲取智慧源泉的重要方式,孩子想在深夜看看北斗星,却被告知“天黑不许出门”。 当孩子抓一把泥土想闻闻是什么味道时,却被父母一手将泥土打掉。 当孩子对小猫小狗充满了好奇时,却被父母拉走并告知“不许靠近它们”等等。 孩子与日月星辰、山川泥土肌肤相亲的体验权被剥夺了,孩子体验自
每个孩子都喜欢“探索”,也正是在一个个的探索中,他们逐渐长大,变得聪明、学识渊博。在各式各样的探索中,孩子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
每当孩子想要探索时,父母都会充满了担忧,然后用一些禁忌和命令阻止孩子进行活动,而孩子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被禁止。孩子当然会发脾气啦。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是被保护、被限制、被约束、被处罚,应该有被尊重的权利。
我家大宝两岁的时候,喜欢玩水,我就放一盆水在阳台让他玩。
喜欢把衣柜的衣服全部搬下来,搞乱,我就找些不要的衣服,找个箱子把衣服放进去,让他拿出来,又装进去,反反复复的玩。
喜欢把鞋柜的鞋全部拿下来,搞得乱七八糟,我也不阻止,等他不玩了,再跟他一起把鞋放好。
在人们所说的“可怕的两岁”时期,我很少对大宝说:“不可以动这个,不可以玩那个”。提高家里的安全性,充分尊重孩子的探索欲,体验权,就这样顺顺利利的度过了孩子的两岁时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