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宝宝如何教育,三岁宝贝被打了?
你好,我是西堤plan,很荣幸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孩子被人打了,怎么教孩子还手?
我是4岁儿子的爸爸,在孩子被人打的情况下,我是这样教他的:
一般情况下,告诉老师和爸爸妈妈首先3岁孩子打架,多数情况是因为抢玩具等小事照成,而且不像小学生那样会持续的欺凌,一般打1,2下就结束了这个“施暴”过程。
我想很多家长更愿意教孩子打回去,告诉对方我也不是好惹的,特别是爸爸。
这里我想到17年的新闻,“3岁儿子被同班同学欺负,妈妈抓着儿子的手打回去”,引起很多网友的热议。
事情是姚先生的儿子小姚在英语培训课上用踢头的方式欺负另外一个小朋友,结果小朋友的妈妈发现后,当众抓着儿子的手击打小姚,并教育孩子说“打回去”。
姚先生很不满意,对方妈妈此举吓得小姚受惊后失眠失禁,指责对方妈妈为何不事先找他沟通?
翻看网友的留言,有人谴责打人的孩子,有人声援支持孩子妈妈的做法,有人认为这是孩子的事情,大人不应该插手。
无论是孩子打人还是被人打,作为家长都是心头一紧。到底因为什么原因动手?我们怎么教孩子好?
如果我是上面被打人的家长,我是教孩子自己解决这件事。怎么做呢?
我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不知道学校是出于什么目的,直接让我儿子上中班,跳过了小班的,这里面主要的问题是,在中班里,我儿子是年纪最小,个头最矮,性格最内向的孩子。班级虽然说才20个小朋友,但是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个“胖虎”(哆啦A梦里面欺负人的家伙),很不幸的是我儿子成为了被欺负的人。
我儿子回到家,跟我说不想去上幼儿园,在几次交谈中得知班里有个小朋友经常抢他的玩具。我问他有没有告诉老师,儿子回答说没有。然后我这样告诉儿子:
“你能告诉爸爸,爸爸觉得很开心,那么爸爸教你怎么做。”
(这1点很重要,你要让孩子知道你很重视他的所有想法。)
“下次小朋友要是再抢你玩具,你大大声的叫出来,告诉老师他抢你玩具,记得是大大声的叫出来,不要偷偷告诉老师。这样他以后就不会抢你玩具了。”
(欺凌者最怕反抗,也最怕事情张扬,大声的说出来,不止是要让老师知道,也要让周围的人知道,这比你偷偷告诉老师要来的强,毕竟老师有时候真不当回事)
最后我再问儿子:“需要爸爸明天告诉老师吗?”
(这是尊重孩子的决定,告诉老师是肯定要的,如果孩子不愿意,那么只能静静的告诉老师这件事,如果孩子需要爸爸帮助,那我会当着孩子的面跟老师讨论这件事)
第二天儿子很开心的跟我说:他在“胖虎”抢他玩具的时候叫的大大声,把他吓跑了,结果老师还批评了他。
这是一般打架的情况,我会让孩子学会勇敢的面对,遇到事情要大胆的说出来,告诉他欺凌者比你还害怕事情被张扬。
如果屡教不改,打回去再说如果是一般的小打小闹,抢玩具之类的矛盾,我都是让孩子把他的事情张扬出去,弄得大家都知道。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熊孩子都怕这一种,有的孩子不止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是不对,可能连他父母都觉得这样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对。
一些真·熊孩子,他敢这么做,完全是因为他父母在后面撑腰的,就是不怕事。遇到这种人,告诉老师是没什么用,老师可能连他父母都教育不了,所以我们只能打回去。
这里说下我初中的事情:
上初二那时,我同桌是个皮肤黑,有点瘦,比较矮的人,而且喜欢打架,翘课。而我相对比较老实,所以我的同桌特别喜欢占我便宜,比如直接拿作业去抄,不问自取的拿文具等等。这些我都是当做无所谓,毕竟这些并没有影响到我。
可能是我的态度让他觉得我很好欺负,所以开始动手动脚,各种恶作剧。我口头警告过他,并说如果在这样会告诉老师。对于他这种被老师叫进去多次的人,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毫无震慑力。在一次午休的时候,他有开始对我动手动脚,而这一次,我没有忍让他,直接一手抓住他的头,往墙上一撞。
当时不止我懵逼了,连周围的人都懵了。这是大事啊,我那同桌头上长了个大包,跑了出去。首先我对自己动手惹来的麻烦感到困扰,因为对于这种小混混来说,有仇必报是一定的,他这一跑出去,肯定是叫人围殴我了。
我当时想到的就是告诉老师的始末,虽然知道老师帮不了什么,结果发现老师还不在。就这样兢兢战战的等到放学,结果同桌没有叫人打我,而且未来的日子里,他对我已经收敛到连借个作业抄都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面对这种“孩子”,打回去才是应该。
忍让不是美德,反抗才是对待暴力的正确态度。
你一定也看到过不少这样的新闻:
2018年10月11日,宣威14岁少女刘某因为不堪忍受校园暴力喝农药自杀!
2018年8月20日,东莞16岁女孩乐乐因遭受校园冷暴力,选择跳河自杀!
2016年6月1日,青海15岁少年陶某在遭受长期霸凌后崩溃,服毒自杀留下血书!
……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还因为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到底有多么恶劣,甚至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
怎么远离暴力说到远离暴力,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无论在哪里,都会有暴力出现,只是校园暴力更容易引起关注罢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1,告诉孩子欺负人是不对的。
这是一个家教的问题,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能做的事。要让他清楚的知道,如果你是一个施暴者,那么我们不仅不会帮助你,甚至还会惩罚你的所有所为。
另外还要教孩子,遇到生气或者不顺的事情,要勇于说出来,并及时的调整,控制他的负面情绪,要教他应该怎么处理这一类问题。
2,保护好自己
强壮的体魄是保护自己的前提。我儿子虽然瘦小,但是我一直都会锻炼他,从他3岁开始就让他运动,打篮球和踢足球。经常看到他的脚青一块紫一块的,孩子的妈妈经常抱怨我对孩子太不注意了。
但是只要孩子有了爆发力,就算打不过,跑的比人快也是一种优势。当然在孩子再稍微大一些,学习简单的自卫术也是我教育计划的一部分。
3,教他反抗的规则
我们告诉孩子不要欺负人,如果遇到被人欺负要反抗,那么我们就要告诉孩子怎么反抗。
孩子打架是不知道什么是要害。所以我们要告诉他,反抗的时候哪些地方是不能攻击到,这些地方会有什么后果出现。告诉他们规则和危害,拳头用的好,是保护自己的盾牌,用的不当,就是伤人的利器。
说到最后电影《未择之路》中有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尕娃在学校被几个坏同学打得脸上一片淤青,二勇问他怎么不还手,他说:“打不过,还手也没用。”
二勇听到后,立刻对他说:“打不打得过是能力问题,打不打是态度问题。态度决定命运,知不知道?”
父母是孩子面对不公正待遇时最大的安全感来源,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相信我们,遇到事情能寻求我们的帮助并且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的决定,给予孩子强大的力量。
如果说孩子被打该怎么做?
告诉他要大声的说出来,对施暴者说不。如果还不能解决,那么勇敢的打回去,出什么事,我帮你解决。
以上是个人对待问题的看法,纯属个人拙见。也许你们认同,也许觉得不对,但是我依然觉得在施暴者面前,纵容他们的暴行就是不对,哪怕是3岁的小孩。那你们是怎么觉得呢?欢迎留言
我是一个立志成为相妇教子,出厅堂入厨房的男人,左手锅铲右手笔,一半生活一半灵魂,只想给孩子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喜欢可以点赞关注我,一起分享育儿的乐趣。
要如何教育男孩子?
我想作为一个男孩子的妈妈,在教育男孩子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感触和体会。
想起一本绘本,叫大卫不可以,可以很形象的来描述男孩的特点。
生了一个男孩对妈妈来说是一场人生的修行。
养男孩子就慢慢的知道,男女大不同。
陪男孩子成长,会了解男女为什么不同。
男孩子活力十足,每天跑来跑去,像上了发条的玩具鸭子,家长时常看得头晕。
男孩子语言发展比女孩子慢,幼儿园基本不用说了,等到小学的时候,问下在学校都干嘛了,三年级以前都说不大清楚。真想知道,得从孩子偶尔的只言片语中一段段的拼凑。经常被女孩三言两句说的败下阵来。
男孩子的脑回路像迷宫,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玩玩具,玩游戏,看漫画,看各种书,有时候喊好久都听不到,听到了也一脸懵懂。
男孩子的手脚比脑子反应更快,小时候很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运动系统比语言系统的速度快了很多。
那孩子还很能吃,每一顿吃饭都像饿着的小狼。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可见古今都如此。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男孩子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都和女孩子不同。
养男孩子也会有很多女孩子不同的乐趣。
喜欢他的时候可以踢他一脚。可以一起打打闹闹。
可以经常欺负他,看他不以为意的还笑话你。
一旦长的比妈妈高,就会经常自豪的搂着妈妈,帮着干很多体力活……
我自己对儿子的教育的体会和要求是:
1、男孩子要多运动,对身体和情绪都有好处。
2、允许男孩子多尝试,多实践,然后适时的总结经验。
3、等待男孩子慢慢长大。
4、保护男孩子的求知欲,在学业方面要慢慢引导,慢慢的提高自己。他们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大一点才会发展起来。
5、男孩子在家里和在外面都多干点活。
6、男孩子不能和女孩子抢东西,更不能和女孩子动手。
7、有责任感有担当。只要做了就要承担后果,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8、了解世界的不完美,人也是如此。
.....
陪男孩长大,作为妈妈还要经常反思下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调整和孩子的互动方式。
#头条心理情感学院#
宝宝两岁了?
在国外的年轻父母中,流行着这样一个概念——“terrible two”。
直接翻译那就是“糟糕的两岁”,用咱们爸爸妈妈的话说,那就是“2岁的熊孩子”。
与国外的父母一样,许多中国的爸爸妈妈也发现,孩子到了2、3岁,性情突然大变样了:
话还没学会几句,竟然动不动小嘴一撅,会说“不”了!敢和爸爸妈妈顶嘴了!
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还不分场合大喊大叫,爸爸妈妈那点威信荡然无存了!
更让父母闹心的是,有的孩子开始随手乱扔东西,爱发脾气,甚至学会了说谎了。
面对这样的2-3岁熊孩子,许多爸爸妈妈开始有点手忙脚乱,六神无主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儿童第一个叛逆期? 对于第一个叛逆期这种说法,主流心理学家并不认同。但是,从两岁开始,确实是儿童的第一个自我意识形成期。而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正是从对父母的质疑和反叛开始的。
比如这一年龄段,许多孩子喜欢说“不”,其实就是对自我界限的一种宣示,而一些孩子习惯乱发脾气,则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但一时无法运用语言表达出来,只好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宣泄和传达。
对于孩子出现的这些新情况,许多爸妈由于缺乏了解,很容易应对不当。 最突出的,就是一些爸妈会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的行为和需求。比如,2-3岁的孩子正是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的时候。许多孩子会在草地上打滚,在道路上的小水坑里嬉戏,而许多父母常常用成年人思维,一见到孩子有这些行为,立刻厉声制止,很难换位思考。
再者,就是沟通方式的错误。许多爸爸妈妈常常对孩子说的是“不能吃”“不能干”“不能要”,一大串惯用否定式命令语句脱口而出。岂不知,2-3岁的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除了接收到父母强烈的情绪刺激,对要做什么一脸懵啊。
另外,有些爸妈还养成了与孩子较劲的习惯,不按自己说的做,门都没有。结果就是孩子大哭大闹,爸爸妈妈崩溃发飙。
那么,爸爸妈妈们该如何应对孩子这一特殊的成长阶段呢? 首先,要学会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2-3岁的孩子正处于对外部的世界兴趣正浓时,常常想自主地去完成一些事情。这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耐心去了解孩子的需求,去静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在与孩子沟通时,也最好采用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孩子想做的事情如果没有什么危险,不如放手让孩子自由自在的去做。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了,自然就会乖乖听话了。
其次,爸妈们在对孩子提出要求时,应该学会多用选择题。
2、3岁的孩子因为有了自我意识,会开始变得对一些事情变得固执起来。想让孩子做什么事情时,不妨多使用选择性语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有做主的权利。对于一些非原则性问题,爸爸妈妈大可不必与孩子较真。这样还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和意识,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爸爸妈妈们以身作则也很重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模仿能力强的时候,家长不允许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一定不能做;家长希望孩子做的事,自己要先能做到。要时刻记着,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当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尚未形成明确的是非、对错观念,如果孩子的一些行为明显具有危险性或不合礼仪,爸爸妈妈还是要敢于坚持原则,正确引导,切不可无原则的妥协。
由此可见,2-3岁孩子一系列的反抗行为,只是孩子这一阶段成长的正常表现。爸爸妈妈们只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理解和配合,孩子一定能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一起加油!
求推荐一下绘本?
3岁的小朋友读绘本,要考虑画面简单、内容浅显易懂、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故事角色形象孩子喜欢、绘本开本不要太大,适合孩子拿握等特点,重要的是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入手,故事要有趣味,易理解,吸引孩子。下面推荐给您几类绘本,供选择。
一、助于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绘本 三岁是孩子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开始学习独立穿衣、洗漱、入厕、独立睡觉等重要生活本领,还有与小朋友如何交往的方法等。一来为入幼儿园打基础,二来孩子学会了新的生活、交往本领,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所以推荐“小熊系列绘本”《你好》、《拉㞎㞎》、《午饭》、《睡觉》、《大声回答哎》、《洗澡》,详见图片。真的是一套很好的绘本,形象可爱、简单,细节贴近孩子的年龄。
二、助于孩子观察、点数等认知发展的绘本 三岁小朋友数数是唱数,嘴能够说出来,但是手不能数上来。推荐一本《点点点》,边看边点,手口一致的看绘本,认识颜色、有益于点数,还有《变变变》,通过颜色形状的变化,引发孩子对色彩的感知兴趣,有益于观察能力、美术感知。
三、助于孩子幽默、语言发展的绘本 三岁小朋友语言发展也开始到了关键节点,多听一些不同幽默语言的故事,益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这推荐两套,一套是《没关系、没关系》系列故事,一套是霸王龙系列绘本故事。从情感、情绪方面帮孩子认知交往时的语言、与情感表达等。
四、助于孩子入园前的心理发展的绘本 三岁多小朋友就要走进幼儿园了,刚开始的分离焦虑、入园后的生活适应,都是孩子必过的关口。为了让孩子早点对幼儿园建立起正确认知,知道入园后的生活场景、以及情绪如何排解等,在这里推荐三本绘本给家长:《我爱幼儿园》、《幼儿园里我不哭》、《小鳄鱼上幼儿园》,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读一读。 以上这些绘本画面形象鲜明、故事通俗且贴近孩子的生活、和喜欢小动物的年龄特点,都是孩子不错的读物。
最后,给家长一点小建议:想让小孩子读绘本最主要的是家长要与孩子一起陪读、读给孩子听,在读之前家长要熟悉绘本的内容哦,读时用自然的生意、带着自己的理解绘声绘色地读给孩子听,不仅利于培养亲子关系,孩子也因为喜欢家长读绘本的感觉爱上阅读的。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哦!
关于【三岁的宝宝如何教育】和【三岁宝贝被打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