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教育,中外对教育概念的理解有什么区别?
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的教育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培养所需要的人力和人才,但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教育讲求德育为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国外教育坚持以人的自由、个性发展为中心,坚持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国教育的培养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规则和制度完全坚持顶层设计,大人决定,学生从来就是被动接受教育,被动参加考试和选拔,国外教育大部分坚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我国的教育注重双基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基本功都很扎实,考试成绩优秀,但没有养成好的思维习惯,创新力不足;国外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基础知识不牢。
我国教育高中以下学生拼时间、拼精力、拼智力、拼分数,国外的学生没有多少课业负担和考试负担,作业是一些论题,考试不超过1个小时。
我国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 投入较多,无论心思和金钱方面都是大笔支出。中国家庭的孩子学外语、学特长几乎成了必选项,但中国家长很少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生活自立、自理能力;国外家长不替孩子包办一切,孩子自主选择,没有强迫。但他们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
我国的大学教育讲究严进宽出,混到毕业即可,(当然也有很多学的辛苦)国外大学讲究宽进严出,学不出所以然恐难毕业。
国内外教育各有利弊,各有长短,我国教育只有吸收外国教育的长处,并结合自己的特点,才能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办出人民满的教育。
怎样理解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是整个教育的主体,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这个主体地位如何理解呢?
首先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在教育过程中师生所起的作用,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是演员,教师只是导演,能不能演出一场好戏,关键是演员,而不是导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切的不尊重学生的行为,一切的不考虑学生实际的、满堂灌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其次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决定了我们一切的教育的目的和目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再次它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们选择的一切教育方法必须适合学生,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认识的教育性怎么理解?
就是说教育一个人,首先自己要有较深的认识对教育。
你认为理想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从父母做起,自小培養小孩獨立,愛國愛家,尊老愛幼,了解小孩的愛好,尊重小孩的愛好,老師們多了解學生們,那可是最好的成績,重點陪養小孩的強科,相信未來祖國出來很多精英人士和科學家等。
关于【如何理解教育】和【中外对教育概念的理解有什么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