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线上教育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航页课堂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什么是通识教育(什么是通识教育)

时间:2023-03-20 作者:admin666ss 点击:6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什么是通识教育】,以及【什么是通识教育】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什么是通识教育,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在过去属于精英和贵族教育。它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中国古代可追溯至周朝时期的贵族教育体系。

当时希腊的教育推行“自由七艺”,是区别于“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学科。“自由七艺”包含的学科有: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目的在于希望培养通晓各类学科知识,真正全身心发展的学生。

近现代[通识教育],则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针对现代大学越来越专业化的教育在继承西方古典传统博雅教育的基础上,由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提出并倡导的。广泛运用应用于欧美大学中,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

1945年,哈佛大学校长的柯南特组织多位知名教授和著名人士于撰写了《自由社会中的通才教育》,这就是通识教育领域著名的“哈佛红皮书”,也是通识教育领域的纲领性文件。

此报告认为通识教育所要解决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的问题,而专业教育解决的则是职业技能的问题。

《自由社会中的通才教育》发表之后,成为美国“通识教育运动”兴起标志之一。

如何认识通识教育?

如何认识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物,2000年以后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曾几何时,文革前再追溯到30年代,哪里刻求过通识二字,但大师们科学家们确实作到了通识。他们一个个知识渊博文理兼备,故才成就骄人,成为大师。

而改革春风吹拂以來,教育也突飞猛进,但正如钱学森慨叹,为什么这几十年來教育出不了人才?大学大楼高耸林立,但大师廖廖,原因何在?

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学者知识单一,人文素质低下,影响了眼界与思维。近四十年來,从小学开始,初中高中层层追求升学率,分数至上,学生放弃了潜心阅读。到高中从高二(有的从高一)就文理分科,基本文不学理(物化生),理不学文(政史地)。及到了大学学习专业知识直到毕业读研读博,基本上放弃了專业以外的知识,变成了一个文不懂理,理不问文的人,这样的学者专家是畸型的非健全的人。面对知识爆炸信息万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思维单一眼界狭窄的人很难达到创新。

通识教育就是通达学识,在广与博的基础上学习专业知识,做到一专多能,可横跨领域,研究新问题,求得综合发展强项突破。

通识教育是对高等教育而言的。因为是通识性的,故有别于专业基础教育,跨学科,如理科学习大学语文,欧洲哲学简史,艺术课程等,文科开设数理统计,电脑等。既然是教育就有强制性,设必修课选修课,对必修课实行结业检验。

且通识教育贯穿高等教育始终,如理科研究生开设《老子》及先秦诸子的课程。通过抓通识教育,学生形成自觉阅读广泛涉猎的习惯,把通识教育演变为自由学习终身学习,这才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的。

通识教育包含哪几方面内容?

我们可以参见台湾地区做的好的学校开设实施的核心课程。其中淡江大学的核心课程包括:中国文学及经典、艺术欣赏与创作、中国语文能力表达、外国语文、历史研究、宪法与生活法律、咨询教育、自然与生命科学、各国文化政治社会与经济、未来学、社会分析、道德与宗教等。台湾清华大学将通识课程整合为:思维方式、生命之探索、美感情操、社会与文化之脉动、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五大向度。这些都是较好的设计。

倘若学生们真正掌握了,毕业便可胜任多领域工作,同时往往比单纯专业教育培养出的“专家型人才”更有可持续发展力与创造力。笔者很赞成支持通识教育。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

通识教育选修课是什么意思?

通识选修课指专业课程以外的基础课程,即非专业课程,它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理念的重要因素。通识作为选修课,是全校学生都可选的课程,有文科的,有理科的,文科可选理科,理科可选文科。

什么是通识教育(什么是通识教育) 热门话题

通识课程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避免偏狭,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也就是教化学生学会做人。

关于【什么是通识教育】和【什么是通识教育】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