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012年至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10元增加到35128元,年均增速跑赢经济增速。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8%。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是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拥有4亿多人。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求更加广泛。他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整体上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中国在促进儿童教育教育就业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在内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康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美丽中国建设大踏步前进,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国的平均预期寿命从2017年的76.7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1999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公认的普及阶段。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从1990年的0.499提高到2019年的0.761。自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在全球测量人类发展指数以来,它是唯一一个从低水平集团跃升到高水平集团的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建立在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扎根人民,就一定能够汇聚起中国14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人民日报》
people.cn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