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家里有矿”的上游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10月23日晚间,锂电池板块业绩“预增王”荣杰股份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208.65%;净利润12.55亿元,同比增长45.33倍。
同一天,另一家锂盐企业的矿产资源三季报也发布,同样呈现高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5.8倍。
由于锂电池上游产能扩张远小于下游需求增速,以碳酸锂为代表的锂盐产品短缺突出,推动价格上涨。根据上海钢联的数据,目前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经达到54.25万元/吨,创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锂盐供需矛盾仍难以缓解,锂价仍将维持高位运行。资源自给率高数量增长明显的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锂盐企业集体大赚。
结合此前的三季度业绩预告,融捷股份和中矿资源的实际净利润稳中有降,处于业绩预告区间的中间。除了盈利能力,两家公司的现金流和毛利也很突出。
现金流方面,融捷股份和中矿资源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7.2亿元和11.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倍和5.3倍;毛利率分别为39.35%和49.52%,同比上升16.11和0.58个百分点。
至于业绩增长的原因,两家锂盐公司异口同声地表示,主要得益于锂电池材料及其制品价格的持续上涨,锂精矿自给率的提高以及碳酸锂生产线的投产。此外,荣杰股份因从事锂盐业务的合营企业成都荣杰锂业大幅盈利,确认投资收益大幅增加。
在量价齐升的背景下,锂盐企业业绩捷报频传,成为产业链上名副其实的“吸金王”。
预告显示,“锂业双雄”天齐锂业前三季度盈利有望超过100亿元。其中,天齐锂业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52-169亿元,同比增长27.7 -30.9倍;江西锂业净利润143-153亿元,同比增长4.8-5.2倍。
此外,亨格矿业亚华集团西藏矿业也有大丰收。前三季度,刚刚披露三季报的庞大矿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57.13亿元和41.66亿元,同比增长172.11%和404.89%;亚华集团和江特电气预计前三季度分别实现净利润34.6-36.6亿元和19-2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5-4.8倍和6.6-7.4倍;西藏矿业前三季度约为4.5-6亿元,同比增长251.88%~369.17%。
锂价格创历史新高。
辉煌的业绩反映了锂电池资源紧缺,原材料屡创新高的市场现状。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8月中旬以来,电池级碳酸锂持续上攻,突破50万元/吨大关。近期日均涨幅超过2000元/吨,截至10月21日市场均价达到54.25万元/吨,创历史新高。华西证券研报认为,不排除今年冬天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至60万元/吨的可能性。
从目前库存情况来看,锂现货仍处于紧张状态,产业链库存水平较低。特别是锂精矿继续去仓库,导致目前锂盐产能被重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