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为期三天的上海2022年第三批集中供地结束。与前两批相比,本次共出让35宗地块,总建筑面积约357.7万平方米。最初报价1030.4亿元,最终总成交金额约1053.8亿元。
8地块触发止损价。
据悉,该批推出的35宗地块位于宝山闵行浦东青浦等12个区,其中浦东松江嘉定是出让数量最多的区域。
土地出让面积方面,总建筑面积约357.7万立方米,比第二批增加约52%。
其中,该批建筑面积最大的地块为嘉定区嘉定新城E19A-1E19B-1E20A-3E20B-1E20D-3地块,获得中建二局底价。该地块为混合用地,总建筑面积约36.9万立方米,房屋下限2180套。
从土地成交金额来看,本次土地拍卖总成交金额约为1053.8亿元,环比上涨35%。成交价最高的地块是北湾地产拿下的静安区中兴小区304-03地块,总价约120.6亿元。该地块为混合用地,成交楼面价约为47840元/平方米。
成交楼面价方面,成交楼面价均价2946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1%。成交楼面价最高的土地是由保利开发西岸开发拿下的徐汇区龙华地块,成交楼面价为73019元/平方米。
溢价率方面,平均溢价率为2.27%,其中仅有8笔封顶进入一次性报价,3笔溢价成交,其余24笔底价成交。其中溢价率最高的是包华竞得的普陀区桃浦智创城015-01地块,溢价率为9.46%。
中国企业单独或以联合体形式收购两块土地,总权益87.17亿元,其中单独收购68.14亿元。
法华排名第三,拿地金额80.37亿元。两批中,法华单独或以联合体形式竞得4宗地块,权益金额115.1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与前两批相比,此次拿地集中度有所下降。仅有6家房企获得2幅以上地块,其中最多的是翔宇,其自行或以联合体形式斩获3幅地块,涉及资金约56.59亿元,其余5家房企各斩获2幅地块。
另一方面,第二批有8家房企拿地超过2宗,其中保利发展和招商蛇口各拿地5宗,涉及资金总额约342.83亿元。
民营企业拿地质量有所提升。
据凤凰网房产上海站统计,本次集中供地共有55家房企参与,其中民营企业仅14家,占比仅为25%。
虽然这批民企拿地热情进一步下降,但参与地块质量明显提升。
比如包华击败金茂,桃浦智创城再失一子,015-01地块以56.05亿元竞得,溢价率9.46%。深耕上海以实力说话的本土房企包华,打造了西郊魏紫花园包华城市之星等多个区域标杆工程。今年第二批,包华以11.72亿元拿下桃浦智创城商住地块。
嘉华国际联合汇成地产,以底价37.3亿元拿下华景华门首个综合体项目。华景华门去年公布规划,地上总开发量超过81万平方米,是徐汇区第二大综合体项目,仅次于香港置地西岸金融城项目的108.7万平方米。
龙湖拍得了号。上海松江广富林街11-05号15.41亿元。该地块位于松江大学城,临近地铁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配套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陆文熙认为,第三批土地拍卖结束,整个拍卖过程中的亮点和看点越来越少,进一步反映出市场整体温度不高。这可以理解。一方面,下半年拿地不可能在12月底前入市;另一方面,今年市场压力仍然很大,对后续市场信心不足。
没有必要参与已经拿到好地,预算不多的房企。但毕竟是上海的土地,稀缺性很高。此外,近期上海新房市场表现良好,给房企带来信心支撑。至少,在土地拍卖中没有出现浮动拍卖现象。正面看,标杆民企之一的龙湖拿到住宅地块,或许也反映了民企对上海楼市信心的回归。希望这些信号能继续为上海楼市提供反弹支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