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9月26日,北溪一号和北溪二号输气管道被炸,欧洲一下子失去了经济大动脉。接下来的日子会很难过,能源短缺的问题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这一次,欧洲真的苦了!
以俄罗斯人的性格,遭受这样的损失不报复是不可能的。前几天有俄罗斯人说要攻击欧洲的海底电缆或者光缆。结果,挪威的海底电缆断了。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10月4日,挪威广播电视台报道,从洛夫顿亨宁斯维尔到斯维尔韦尔的海底电缆因出现问题而断裂。断裂发生在亨宁斯维尔以东500米处。目前电缆抢修工作正在进行中,需要几天到一周时间。挪威罗孚卡夫电力公司表示,尚不清楚事故原因。
那么,俄罗斯如何反击?切断欧洲国家之间的电缆,使欧洲能源更加困难,这对欧洲是一个打击。尤其是这一次,北溪管道被炸。挪威是受益者,因为挪威的天然气管道到达波兰。切断欧美之间的海底光缆,导致欧美之间信息沟通困难,这是对美国最大的打击。然而,与天然气管道相比,海底电缆更容易修复,但海底电缆更难修复。所以,一旦俄罗斯真的大规模破坏欧美之间的海底电缆,那就真的打击了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
所以,客观上,这件事还有另外一条路线,可以以修两条管道为契机改善俄欧关系,或者以修管道为工具改善双边关系。俄罗斯似乎也有这种趋势。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在俄媒10月2日播出的新闻节目中表示,从技术上讲,修复“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此前从未发生过类似事故,因此完成修复工作需要时间和足够的资金。当天早些时候,丹麦能源署表示,“北溪-1”天然气管道已经停止漏气,压力稳定。据德国媒体1日报道,“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言人表示,管道内的气压和水压已经达到平衡,管道不再漏气。
俄罗斯为什么放出北溪管道可以修的信息?这基于三个层面的考虑:
1.俄罗斯有修复管道的技术能力。
理论上来说,既然海底天然气管道可以建,就可以修,但是从来没有人遇到过这样的事故。因为50到100米的位置海底有巨大的水压,当天然气泄漏出来时,水会回流到管道中,特别是如果俄方关闭天然气阀门,水会迅速回流到天然气管道中,然后压缩空气,直到内外压力平衡。那么,海底巨大的水压压坏了多少管道,有多少水进入了管道,就不得而知了。那么如果怎么排水,在哪里修管道,这个过程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所以这个事情理论上肯定是可以修复的,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俄罗斯的表述是向国际社会阐明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未来可能的结果。
所以俄罗斯很早就有高官向国际社会明确表示,他们有可以修复的管道,背后的含义是俄罗斯也愿意修复管道。但要修复这条管道,俄罗斯的言外之意是需要时间,同时通过这种表达,可以向欧洲释放俄罗斯妥协修复的意愿。这个信号释放后,意味着如果欧洲认为可以修复,那么俄罗斯愿意与欧洲国家合作修复管道。
北溪1号和北溪2号管道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事实上,根据媒体报道,北溪二号有一个隐藏的B管道,所以整体投资大概是300到400亿美元。现在管道已经炸了,里面渗水深度未知,管道被水压挤压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所以维修程度也不知道。但是这种投资俄罗斯承担不了,所以要修的话,这个钱就得欧盟国家出。
但是,打仗是国力,乌克兰的国力和军力和俄罗斯不可同日而语。即使乌克兰在短时间内有一些优势,但随着弹药的消耗,这种优势也不会长期持续。根据西方媒体的报道,无论是欧盟还是美国,他们的军火库都有些弹药不足,而且由于过去和平时间太长,生产很难跟上。现在拜登刚刚额外签了一条生产线,但整体还是不足以支撑乌克兰持续高强度的战争。相比乌克兰,俄罗斯在这方面的能力应该是比较强的,所以一旦俄罗斯完成征兵和训练,20万到30万军队到达乌克兰,那将是乌克兰的大灾难。
根据俄罗斯官方的信息,在短短十多天的时间里,俄罗斯已经完成了20多万预备役人员的招募工作,而且看起来30万人也将很快完成。估计这些新招募的俄军预备役需要两三个月才能达到作战要求,年底就可以投入乌克兰战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留给乌克兰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且,俄罗斯完全有可能先招募现役合同士兵,这样可以更快地将部队投入乌克兰战场。
这样打下去,乌克兰最后只会失去更多的领土,而泽伦斯基已经把谈判的路缝好了,我们只能打!
发表评论